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轮值理事长杨长利27日在2025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升富配资,在“双碳”目标驱动下,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升富配资,中国核能发展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。预计2030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达到1.1亿千瓦升富配资,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将进一步发挥高碳能源重要替代者、系统安全稳定主要支撑者的重要作用。
“核能是碳足迹因子最低的能源之一。”杨长利介绍,生态环境部、国家统计局、国家能源局2025年1月联合印发的《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》显示,核电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因子仅为6.5gCO2/kWh,低于水电、风电和光伏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,全球共有417台在运核电机组,装机容量接近4亿千瓦,年度发电量创2.8万亿度的历史新高,占总发电量的9%。全球在建核电机组65台,装机规模达7260万千瓦,为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。核能在保障能源安全、优化能源结构、促进能源转型等方面的贡献得到广泛认可。
中国核电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,核电安全运行业绩保持国际先进水平。截至目前,中国商运核电机组58台、装机容量6096万千瓦,核准在建机组44台,装机容量5235万千瓦,总规模升至世界第一。
此外,我国核能产业链、供应链能力持续提升。杨长利表示,我国持续推进“热堆—快堆—聚变堆”核能“三步走”发展战略,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及示范取得重大成果。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“玲龙一号”完成外穹顶吊装,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;环流三号、东方超环等聚变装置不断取得实验新突破。
“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,积极发展核能已在国际社会达成广泛共识升富配资,IAEA连续4年上调世界核电发展预测值,签署《三倍核能宣言》的国家和地区扩展至31个,多个新兴国家正在考虑、规划或启动核电计划,全球核能发展正进入新一轮复兴期。”杨长利说。(白丽斐)
创利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